“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以主题出版精品深刻回答时代之问
↑点击观看丛书视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深入阐释。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总策划李永强表示,丛书凝聚中国人民大学一批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将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最新成果与国家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行系统化谋划,推进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体现了选题策划的前瞻性,这是人大出版社提前精心谋划的结果。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和人大出版社高度重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工作。”李永强表示,这套丛书的策划缘起,要追溯到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会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时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要思想的系统研究阐释。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人大出版社同学校科研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等几家单位一起策划并实施了本套图书的编写出版工作。
作者权威是主题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总主编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伟,丛书分卷册主要作者均为中国人民大学各院系所学科带头人。
自2020年底开始策划,到2022年10月首批丛书出版,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经历数次筹备会、编写会、专家研讨会、编辑审稿会……“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丛书终见规模。
在图书选题策划阶段,充分的市场调研非常重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策划之初,人大出版社对市场上的图书进行了相关调研和竞品论证,发现有一些现代化主题的单品图书出版,但未发现有同类主题的丛书出版。在李永强看来,人大出版社的这套丛书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体系化呈现,二是学理化阐释。
丛书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法治、农业、生态、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关键主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关键词,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实践问题、未来方向之间的关系,多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从哪来、怎么走、向何处去的问题。丛书整体框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体系化、规模化优势。
组织编写出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要出发点,着力探索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丛书通过客观深入的分析解剖,为构建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体系,推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深度学理性。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原定的出版计划是24种图书,首批已经出版了12种,还有12种正在出版流程中,预计于2023年3月推出。
从策划、编写到出版,人大出版社全程见证了这套书的“破茧化蝶”。丛书涵盖领域众多、体量庞大,出版工作面临的挑战很多、难度很大,但人大出版社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并将出版者的策划力和编辑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大出版社在前期策划过程中,结合图书市场情况和读者需求,从出版者的角度向学校提出了有关出版结构、规模体量、体例安排等的策划建议方案,为丛书的逻辑体系设置和内容安排提供科学规划思路。
在作者提交成稿之后,人大出版社组织编辑从学术质量、政治导向上对丛书进行严格审读把关,给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意见,协同作者完善书稿,在提升丛书整体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是非常必要的,多数书稿在经过编辑和作者反复打磨之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说,对这套丛书而言,编辑的审读工作在丛书整体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永强说。
主题出版一般都对图书选题的时效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从交稿到出书时间紧、任务重,这套书也不例外。对此,人大出版社把这套丛书的出版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社领导高度重视、全力部署和推进丛书的出版工作,将这套丛书交给编辑业务水平高、主要负责承接重大图书项目的综合编辑室。全室人员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制订科学出书计划、细化编校流程、严格三审管理、加班加点编校书稿,为丛书如期保质出版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新时代回顾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科学总结
新征程展望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理论建设
集中国人民大学优势学科力量精心打造
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现代化”为关键词,理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实践问题、未来方向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从哪来、怎么走、何处去,探索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刘守英 范欣 刘瑞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选择
作者:郝立新 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新时期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书以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了新时代双循环战略与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建成新发展格局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征程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杨其静 刘小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本书按照“技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市场主体—制度环境”的逻辑展开。具体地,本书首先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重点技术领域及产业链协调发展问题,进而主张扬弃传统举国体制而依靠新型举国体制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且特别强调通过改进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服务体系和人才体系来激发和支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最后,本书还着重从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和科技开放合作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完善创新制度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总之,本书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就可以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数字经济
作者:李三希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篇章,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在数字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方向是什么?为回答上述问题,本书从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六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在数字化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梳理和总结了在此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助力我国充分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吕冰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平台,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重大。本书深入分析中国财政的理论基础、运行规律与改革思路,试图构建一个崭新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国家治理实现“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这是一本关于全景式展示中国财政运行规律的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郑风田 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张云飞 李娜新征程中的政府治理现代化
作者:杨开峰 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蓝图。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中,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是什么?还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任务?本书在介绍相关理论和宏观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角度,讨论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九个方面,包括有为政府、协同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智能政府、廉洁政府、素质政府等。这九个方面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
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复兴 等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面向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着重就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要求,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坚持创新驱动、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强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
作者:王宏伟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本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下,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阐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汲取人类优秀安全思想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系统科学精髓三个方面,探索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政策、法治、人才与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国家安全主要领域和重点领域所面对的重大风险挑战以及有效应对之策。
从当前到本世纪中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的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深邃的理论思考和长远的战略安排。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二)即将出版
《中国共产党逐梦现代化的百年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底蕴》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国逻辑》
《新征程中的能源结构转型——基于“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量化标准》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新征程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目标与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天下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义桅
↓点点在看↓